您好 欢迎进入青岛润邦防水建材有限公司-桥梁防水网!

技术热线: 13805429601

关注微信

手机官网

电话:0532-86200051 13805429601      生产基地:青岛胶州市洋河镇驻地
传真:0532-86202378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营销中心:青岛崂山区深圳路230号檀香湾2-408

E-mail:runbang2008@163.com          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青岛    鲁ICP备19021022号

友情链接:路桥养护网 路桥防腐网 硅烷防腐网

 

手机官网

关注微信

扫码关注抖音号

浅谈基于环保理念的山区公路设计研究
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,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,是扩大国内需求、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,也是构建便捷、通畅、高效、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可持续理念的深入,诸多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对生态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因此,开展基于生态环保理念的公路工程设计,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。  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,在公路设计、建设、运营全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生态评估论证,
    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,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,是扩大国内需求、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,也是构建便捷、通畅、高效、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可持续理念的深入,诸多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对生态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因此,开展基于生态环保理念的公路工程设计,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。
    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,在公路设计、建设、运营全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生态评估论证,通过优化各项设计指标并采用生态补偿措施,利用环保、绿色、节能材料以尽可能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,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十分有必要。
1 山区公路生态环保设计理念
    生态化公路最终的修建成果,更多地是取决于最初的设计阶段,换句话说,最初的公路设计阶段在公路的建设中是处于核心位置的,因此,要在公路的设计阶段提高对生态化理念的重视程度。
山区公路生态环保设计应遵循环境保护理念、绿色节能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理念:
  (1)山区公路应尽可能避免大填大挖,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地形地势设置桥隧工程。对土壤地表破坏处应采用生态边坡进行水土稳固,恢复绿化体量;
  (2)改善道路线形条件,采用高等级路面,采用新型节能灯具等措施均可以减低公路综合能耗。
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析
   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从工程分析、生态环境、水环境、声环境、空气环境、社会环境、景观影响等方面开展[3]。本文构建综合评估体系,以4类指标定量分析工程设计各项参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。
2.1对水土流失的影响
    建设期间,不可避免破坏沿线地形地貌,损坏沿线原有植被,扰动土体,这不仅大大降低土壤渗蓄雨水的功能,而且也改变了原地面径流水势,加之路基工程涉及大量土石方开挖回填,使得土壤裸露,极易造成水土流失。
    采用美国土壤流失通用模式(我国专家对其进行了修正)对可研方案土壤侵蚀模数进行估算,计算公式: 
E = 0.247R×K×LS×C×P
式中:E为单位面积土壤流失强度;R为降雨因子;P为年平均降雨量;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;LS为地形因子;C为植物因子;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。
2.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
    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包含:
   (1)动物及动物多样性;
   (2)植物及植物多样性;
   (3)景观生态。
2.3对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
    根据该区域林地功能的划分,公路穿越生态红线区域主要涉及到光合固碳、水源涵养、土壤保持、调节空气生态服务功能。
2.4对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影响
    根据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》(HJ/T 192-2015)6.1.3生态功能区生态评价指标计算方法,基于生态环保理念的山区公路设计.
    目前,三亚亚龙湾景区已经完成80%规划建设用地的开发,滨海地块、中东部及西北部地块都已形成配套成熟的商业业态。现状进出景区的道路仅有亚龙湾路和六盘路,为单向2车道公路,故亟需开辟第二通道来缓解旅游高峰期交通压力,提高亚龙湾对外交通服务水平,同时满足湾区军事战备应急通行需要。
3.1指导思想
    公路设计应追求设施使用功能、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和谐统一,进行生态化公路设计宜遵循如下原则:
  (1) 不应以牺牲公路运输能力为前提,满足公路运输需求为项目建设之本。
  (2)应在公路设计、施工、运营全生命周期内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,尤其在设计阶段应充分比选各项设计指标,甄选最优方案。
  (3)应重视生态补偿技术,即生态工程与公路工程的有机统一,尽可能减少既定线位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3.2工程设计
     基于生态保护原则,生态优化方案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一处隧道(红霞谷隧道)、两处桥梁(1#桥、2#桥),整体建设规模由“一桥一隧”调整为“三桥两隧”,通过增加桥隧、调整纵断面标高来减少生态红线占用面积,减轻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。
    优化后路线起于现状博后南路,横穿玫瑰谷风景区后以“S弯”线形避让亚龙湾现状建设用地,压覆现状灌溉渠及田独线10kV高压线处,一并实施渠道、高压改线,以路、桥(1#、2#桥)、隧(红霞谷隧道)组合形式绕行红峡谷高尔夫球场及外围球道,新建大安岭隧道下穿大安岭垭口后接规划北山路及现状安游路,新建大茅河桥上跨大茅河后止于现状榆亚路。